https://apph5.cloudgx.cn/article/sync1914899243436912640
4月22日,伴随着琅琅书声,2025年广西大学读书月启动大会在广西大学图书馆北六楼报告厅内举行。
活动现场,《2024年度广西大学阅读报告》的发布成为焦点。报告显示,去年该校读者总进馆量超146万人次,体现出浓厚的阅读氛围。在中文图书借阅榜中,《追风筝的人》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《活着》等富有人文色彩的书籍名列前茅,反映出青年学生对人生、社会等议题的思考与探索。
活动现场
随着2025年度读书月百部精选馆藏展惊艳亮相,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。展览分为文学艺术、历史文明、社会现实、创新未来等十个板块,从《诗经》《史记》等国学经典到《未来简史》等前沿著作,每个板块推荐10本佳作。在场的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书单。
现场师生认真聆听
除了丰富的纸质馆藏,广西大学图书馆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。截至2024年12月,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370多万册,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、多元的阅读选择。未来,图书馆还将持续加强数字化服务,满足青年学生在数字时代的阅读需求。
在积极拥抱数字时代的同时,图书馆也希望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,引导同学们回归深度阅读。启动仪式上还进行了“阅读之星”颁奖,学生代表分享跨学科阅读感悟、师生同台诵读文学经典等环节。
后续,广西大学图书馆将开展阅读马拉松、线上趣学直播讲座、主题阅读推广等十余项活动,鼓励学生走出碎片化阅读,沉浸于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中,尤其是经典著作的研读。
从传统纸质书籍的研读,到数字技术赋能的新型阅读方式,这场阅读活动反映出当代高校的文化自觉。广西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家军表示:“如今很多学生习惯碎片化阅读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读书活动,重新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,特别是引导大家走进经典,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”
AI时代,我们应该如何阅读?在活动现场,不少同学和记者分享,尽管AI十分强大,但阅读与思考,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。
广西大学学生阅读协会会长刘环溪和记者分享,“AI 虽能快速归纳总结,但无法替代人类阅读时的独立思考与情感共鸣。通过认真阅读获得的感悟和快乐,是独一无二、无可替代的。”
正如活动尾声中师生共同诵读的《读书有所见作》:“人心如良苗,得养乃滋长。苗以泉水灌,心以理义养。一日不读书,胸臆无佳想。一月不读书,耳目失精爽。”当典籍中的智慧遇见青年的创新活力,阅读便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,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。